顶点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品味的较量(第1页)

品味的较量#pageNote#0

北京仿佛在一夜间变成了大摄影棚,在三里屯或北三环的咖啡馆里,仿佛所有的人都在谈剧本和明星。拜产业电影局面所赐,关于影片评价的互动在朋友圈里也热烈起来。有时候会发生朋友间由于对一部影片评价不一致而分道扬镳的事,品味之争成为我们社交的重要内容。昨天我打电话与人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她感慨说,她很喜欢这部电影,但很久了都不敢和别人聊!“看到朋友发的评论,我都怀疑和他们看的是不是同一部电影!”我们两人对此片意见几乎一致,交谈后都觉得愉快。

由于对一部影片评价趋向两极,一群人迅速分化。认为影片好的人可能会组成一个小的文化同盟,一起去逛街,吃火锅。但这同盟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直到下一部有争议的电影出现,以前彼此认同的人这次互相反对,人群重新组合,新同盟又一起去逛街,吃火锅。如此来回吃几次火锅,一个冬天就过去了。

我现在检视这样的经验,这是否说明了交谈的虚妄?有朋友说,这至少让我们消除了一个冬天的孤独,我相信这一点。有学者认为,孤独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生命状态,它破坏自己也破坏他人,会促成小规模的恐怖主义。通过充分交流来消除这种状态,让彼此的思想路径变得可见,这对于自身和社会都十分有益。

希望考察影评话语活动的发生机制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影评往往粗略分为两种,首先是一般化的影评(filmreview),这也有等级之分,一种是偏向普通观众的评价,比如IMDB和豆瓣的评分,还有一种则是发表在报章杂志或者网络上具有一定规模的文章。专业人士写作的评论一般叫作电影批评(filmcriticism),一般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用理论来解读电影,里面可能包含很多学术密码,就像学者之间的接头暗号。就我本人来讲,我希望打破影评和电影批评的界限,力图将专业见解转化为大众语言。这些年我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体现了这一追求。电影评论的写法与发表的媒体相关,往往是媒体的倾向性塑造了写作的面貌。

当电影活动如此热烈,其在社会整体中的公共性就被大大加强了。当一部影片票房达到几亿人民币,观看者就有了几千万人,这样的影片是具有侵略性的,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影片,而成为一个基本语汇,进入了我们新媒体时代的“新华字典”,你只能尽量去学习和掌握,不然就可能会影响到你个人社交的质量。我说它具有侵略性,意思是说我们经常是有点被动地进入到电影院学习这个语汇的。它对人群具有整合与分化的作用,我们不自觉地陷入到了它提供的

文化网格里。

而当一部电影具有了如此这般的重要性,那么影评就会更具传播性,影评人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潜力也就越大。对于影片的评价,不仅关乎电影内部,也关乎电影外部;或者不存在单纯的内部外部,它关乎电影技术和美学的历史,也关乎政治理念,关乎我们对情节运转所存在的社会环境的整体把握。美学趣味的话语官司背后涉及阶层和经济利益、个人气质和身体特征、艺术经验和社会经验,这些因素一起对评价者加以制约,使得电影观影具有明显的不纯粹性。

评价一部影片可以有一百个角度,影评人往往因此烦恼,他有太多领悟,一篇文章难以囊括全部。我曾受绘画的启发,画家对于外部世界要有一种概括能力,需要“迅速抓住事物的轮廓”,获得事物的主要特征。这话对我非常有用,成为我写作的座右铭。后来我发现,我总是觉得我抓住了某部影片的最大特征,别人却总是和我不同,因为我们对于什么才是最大特征各有判断。

我和朋友一起看新好莱坞1967年的《邦妮和克莱德》,我很兴奋,因为我很快辨认出那几乎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电影。两人抢劫银行但刻意不抢穿工人装的客户,他和被银行没收资产的农民黑人一起朝银行的标牌开枪,他们落难时被一群流浪汉模样的人救起,而邦妮的母亲

和一群矿工生活在一起。影片没有仅仅强调作为纯粹生命激情的犯罪,它对社会结构也有隐约的揭示。它处心积虑地为两位青年犯罪者辩护,显示了他们其实是有稳定的阶级立场的人。当我兴奋地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朋友却沉浸在影片所描绘的非凡爱情和枪战的刺激里。我们都觉得自己看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说明我们总是强化自己所最容易感受到的部分,忽略影片精心编排的其他部分,这可能导致我们的判断失去了整体性。

最近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莲》(2016)可用来证明影评价值的相对性。这部影片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讨论中尽显参与者差异巨大的身份与阶层。我个人不喜欢这部影片,李雪莲与《秋菊打官司》(1992)里的秋菊一样执拗地告状,她和丈夫为了房子(后来揭示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假离婚,丈夫假戏真做,丢弃她和别人结婚了,而且在公开场合送给李雪莲一个外号“潘金莲”。李雪莲不停告状上访,官员则竭力劝说和截访,最后李雪莲的前夫意外去世,李雪莲却觉得失去了告状的对象,意图上吊自杀。

在《秋菊打官司》里面,秋菊上访的理由一开始就交代了,她的男人被村长踢了,她的行为于法于理都是成立的。但李雪莲的诉求从法律角度来说连立案都没有资格。历经《秋菊打官司》

之后二十余年的社会进化,李雪莲的行为设定让人觉得相当怪诞,她似乎完全不具备现代知识,这是我不认同这个人物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影片的不认同,还在于其美学上的沿袭与陈旧,而其开创的强烈形式感,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技术探索相比,其人文内涵也相当粗浅。

但一位女性友人喜欢这部电影,她非常理解李雪莲的做法。“男人不知道女人在中国基层社会被叫了潘金莲之后,带给她的伤害是多么大!”这位朋友显然认为这个动机足以支撑李雪莲的怪异行动,所以她认同这部电影,她给这部电影打了一个更高的分数。我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价的差异,来自性别差异,但又不是那么简单,这个判断可能也反映了判断者过去生活氛围的人性状况。生活的判断必然地进入艺术判断和电影判断。

由于导演不给范冰冰特写,演员的美貌无法对观众的内心发生影响,无法增加观众对她所扮演的人物的心理认同,而当我们仅仅依据人物行动来判断的时候,李雪莲错乱的行动使得我们只好去认同官员。全部片长90%以上的时间里,这是一部偏官员视角的电影。在这个视角下李雪莲基本就是一个无赖。在过去的电影分析中,我们习惯于根据影片中人物行为的设定,去判断主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认为她应该得到什么样的

对待。现在的观众眼光显然在发展,他们更具有主动性,他们会质问作为叙事者的导演,你为什么要去设定这样一个人物角色,为什么要让人物这样去行动。一位著名的电影人对这部影片表示愤慨,他觉得冯小刚是电影界的孙东东,后者将访民看作精神病。

电影是凭借想象力的虚构,应该鼓励设定各色人物,哪怕有点疯狂,前提是这部影片没有严重打扰到我们的现实感。但上访的特殊性使得我们迅速运用我们的社会知识加以衡量,我们要求李雪莲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她应该更能体现“现象的本质”。

我觉得影片对李雪莲的嘲讽是过分的,而中国的左派知识分子竟然没有被冒犯,还有人表示赞赏,认为本片表达了中国真实的官民关系。人必须有自我承担的部分,必须“带着缺憾感生活”,我认可这样的哲学,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应该有相当的自主性,他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断的权利。而李雪莲一定程度上处于一种被支配的生活状态当中,生育的强制性是一个重要象征,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她的悲剧是在他者决断的情况下产生的,那么就应该有人对她的悲剧负责。

热门小说推荐
最后的武僧

最后的武僧

由炼金术师带领的小队为了阻止义人之石的出现而踏上旅程。拯救世界?哦不,那个魔法师只想独吞义人之石的组成部分贤者之石而已那个武僧只想给神教找麻烦而已至于那个炼金术师,保佑他不是自己想成神吧!...

全职赘婿

全职赘婿

和女神上司结婚,入赘豪门,软饭从天而降,才二十出头就过上了混吃等死的生活。你以为这很轻松吃软饭可是一门技术活...

受伤后,我种起了地

受伤后,我种起了地

简介关于受伤后,我种起了地赵石生因一次意外车祸,胸椎骨折。工作没了,债务爆!心灰意冷之际,意外得到一神秘空间!不仅让自己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也开启了他的种田之路!种西瓜,包果园,承包水库,还养了一群全身都是反骨的宠物。...

冰焰战神

冰焰战神

一本仙魔道三界禁忌功法,开启了主角修炼之路,身含天阴之气,吸纳万物之魂,丹有天地奇火,燃尽焚天之力。nbspnbsp新书九星杀神已经发布,请大家多多支...

风流快活小神医

风流快活小神医

简介关于风流快活小神医叶小凡癌症晚期,本以为命不久矣。阴差阳错病好了,还获得绝世医术,仙家功法。各种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专治各种不服,打脸专家教授。且看小人物,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