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文元年,登基没多久的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要对你们这些藩王动手了,你大怒,可却无可奈何。”
“虽然朱允炆是你的侄子,可皇上就是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你,一开始以为就算朱允炆削藩,也只是剥夺了你们这些藩王的军权而已,可让你没有想到的是。”
“消藩,比你想的要惨烈的多,代王被废,周王被囚,你的十二弟,向王朱柏,更是为证清白,自焚于湘王府中。”
“朱允炆虽然还没有动你,可也派了锦衣卫日夜监视。”
“你虽然愤怒,可为了保全一家老小,只能委曲求全,甚至最后不惜装疯卖傻,谋定后动。”
“可是,你还是嘀咕了你那个侄子的决心,朱允炆可不管你是不是真的疯了,他干掉你的心思,那是一点没变。”
“因为,他觉得,只有死掉了燕王朱棣,才是好的燕王,毕竟,你可是现存最年长的藩王,军中也素有威望,朱允炆不除掉你,他寝食难安。”
“当你得知朱允炆要对你下手后,虽然你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可也只能仓促起兵,率领八百府兵,侥幸拿下北平城,瞬间拥兵数万。”
看到这里,朱元璋眼神闪烁了一下,虽然在拖延朱允炆的时候,这样的场景他看过了一次,不过当时是以朱允炆的视角,细节上不是很清楚。
现在,当他用老四的视角看待这一切,他才明白,老四的纠结,愤怒,和失望。
哎!
朱元璋叹了口气,目光又投向梦境中。
“占领北平后,你深感势单力薄,以你一人想要对抗整个朝廷,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你留下一部分将士,在燕王妃的代练下,守卫北平,而你则带了大部分将士,赶去大宁,胁迫宁王同你一起起兵,宁王不知你心意,毫无防备。”
“瞬间,你麾下再添数万朵颜三卫,实力大增!”
什么?
看到这,朱元璋只觉的气血上涌,原本看着燕王朱棣愧疚的眼神,为之一变,咆哮起来。
“胁迫老十七!老四,你就是这样当哥哥的,你怎么敢啊!”
看着老十七被自己最信任的四哥胁迫,脸上那失望的神色。
朱元璋就恨不得弄死老四。
他可是你的亲弟弟啊!
你居然连自己的亲弟弟都骗。
你还是个人么?
虽然之前朱元璋已经知道了,可当他亲眼看到,老十七因为老四的欺骗,那失望,不解,委屈的眼神。
他还是下意识紧握住了拳头。
要是此时朱棣在他面前的话,他一定会好好的收拾他一顿的。
“随着你举兵造反的事情,传到应天府,朝廷上下,慌乱震惊,而你在得到老十七的支持后,更是昭告天下。”
“太祖皇帝,艰难百战,定天下霸业,收复燕云十六州,然,建文无道昏庸,宠信奸佞,乱朝纲社稷。”
“其甚,心如蛇蝎,谋害亲族,天理不容。”
“本王为太祖之子,就藩以来,一心恭谨慎微,奉法守分,不敢越轨分毫,(朱允炆)用谗谄奸邪之言,无故进行疑忌,我遣人朝廷奏事,锒铛入狱,遭到捶打,用极酷刑逼迫,让其招认我谋反,莫须有罪名,必要加害于我。”
“更有甚者,聚兵马三十万围困北平,逼的本王装疯才得以苟活。”
“吾乃堂堂燕王,太祖皇帝第四子,竟被宵小逼迫如此,何况天下百姓,父皇能有多少皇子引颈待戮,天下又有多少田舍拱其覆灭?”
“朱允炆,才不及孩童,德不及走卒,以空谈欺天下,以愚昧误国家,变律法改管制,离经叛道。”
“复井田,乱藩镇,倒行逆施!”
“太祖遗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兴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
故事以何家一家人三十年来的恩怨情仇为主线,讲述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三十年来的时代变迁。既有对北方农村风土人情和传统民俗的深度刻画,又生动渲染了当代人为生活不懈奋斗的艰苦历程。通过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引发对于人性自然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浮生妖录实现一切愿望...
简介关于皇城后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不能穿越,不能再生的真太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不在紫禁城,他的生活比常人更加艰难与困苦,不管多么艰辛,他都需要活下去,让我们走进他的人生,该走他不平凡的经历...
身穿空间种田物资武器基建双洁万恶倭国被天道回炉重造。安国成了重造炉。天降异物,旱灾开始。安国周围四国虎视眈眈,陷入危难之中国师言三年后转机现现代特种女兵穿越到架空王朝。随身武器装备外贸仓库。且看她如何同安国战神王爷一统中原,重建小倭城。开田修路搞基建,中原文化一统天下。小倭城再敢生异...
宋翊得到了一个可以连接异时空的花瓶,通过花瓶,能把两个不同时空的物品,互相传送。正值宁国大旱,敌军兵临城下,宁国女帝被困帝都,意外发现花瓶的奇妙,便想向花瓶另外一边的宋翊求救。得知宁国惨状,宋翊决定伸出援手,先帮女帝守城退敌。缺水?把河水搬运过去。饥荒?土豆红薯了解一下。敌军过于凶猛?宋翊真的只是想帮女帝守城,却没想到在自己扶持之下,女帝横扫诸国,统一天下。女帝夫君,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