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匆匆享用过美食,朱元璋不再逗留,带领众人准备回宫。
终于抵达宫门,却听见远方骤然响起的马蹄声,朱高炽回,只见一名身着驿站制服的士兵,匆忙朝这边奔来。
"糟糕,难道又有变故?"
朱高炽心中一凛,作为驿站改革的负责人,他能轻易判断此人的目的,依据其制服级别,恐怕是传递八百里加急的讯息。
"站住!"
不安感驱使朱高炽向前,挡在路中央。
皇祖父就在身后,若消息确实紧迫,必将直达皇上案头,提前知晓,就能尽早做出决策。
见少年挡道,那人连忙勒紧缰绳,疲惫的马匹承受不住,抬起前蹄,一声嘶鸣,将信使甩落马下。
身边的锦衣卫认出骑兵身份,立刻上前,扶起他,背在背上,带到皇帝面前。
朱元璋目睹此景,起初惊讶,旋即明白孙子的意图。
"有何事,直接禀告便是。"
仅凭声音,信使便猜出对方身份,不顾伤痛,低声报告:"禀陛下,武昌外扬子江堤坝决口,情况危急,武昌巡检司命我火进京,口述通报。"
朱高炽闻言,内心一震。武昌贪污案刚曝光,又遭遇水患,真是祸不单行。
况且,武昌的救灾物资已被知府大量贩卖,如此前提下,百姓如何抵挡这如猛兽般的灾难?
更糟的是,秋收在即,大明好不容易从连年战乱中喘息,就指望这个秋天的丰收缓解困境。武昌是国家粮仓,一旦洪水淹没粮食,别说百姓,大明也将深受影响。
想到这些,朱高炽心情沉重,一时无措,下意识望向皇祖父。朱元璋的脸色一如既往的深沉,得知消息后,他果断作出决定:"传户部尚书、工部尚书至奉天殿!"
众人匆忙上马车,疾驰回宫,朱元璋一路神色变幻,眉头紧锁,满是忧虑。
作为皇位继承人,朱高炽对突状况同样忧虑,紧跟在朱元璋身后。
奉天殿内,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率手下赶来,已入睡的中书舍人刘三吾闻讯,也顾不上换衣,直奔殿门。
片刻,朱元璋携朱高炽大步踏入,众臣欲行礼,却被焦急的皇帝挥手阻止。
"罢了,各位大臣,时局危急,不必过于拘泥,你们对于现状的了解必然过我,禀报详情。"
"陛下,自五月初起,武昌便阴雨连绵,两月未曾停歇,长江水位持续攀升,昨夜堤坝崩塌,江水汹涌直扑武昌,据估算,缺口宽度竟达千余步!"
故事以何家一家人三十年来的恩怨情仇为主线,讲述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三十年来的时代变迁。既有对北方农村风土人情和传统民俗的深度刻画,又生动渲染了当代人为生活不懈奋斗的艰苦历程。通过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引发对于人性自然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优质精品图书推荐...
浮生妖录实现一切愿望...
简介关于皇城后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个不能穿越,不能再生的真太监。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如果不在紫禁城,他的生活比常人更加艰难与困苦,不管多么艰辛,他都需要活下去,让我们走进他的人生,该走他不平凡的经历...
身穿空间种田物资武器基建双洁万恶倭国被天道回炉重造。安国成了重造炉。天降异物,旱灾开始。安国周围四国虎视眈眈,陷入危难之中国师言三年后转机现现代特种女兵穿越到架空王朝。随身武器装备外贸仓库。且看她如何同安国战神王爷一统中原,重建小倭城。开田修路搞基建,中原文化一统天下。小倭城再敢生异...
宋翊得到了一个可以连接异时空的花瓶,通过花瓶,能把两个不同时空的物品,互相传送。正值宁国大旱,敌军兵临城下,宁国女帝被困帝都,意外发现花瓶的奇妙,便想向花瓶另外一边的宋翊求救。得知宁国惨状,宋翊决定伸出援手,先帮女帝守城退敌。缺水?把河水搬运过去。饥荒?土豆红薯了解一下。敌军过于凶猛?宋翊真的只是想帮女帝守城,却没想到在自己扶持之下,女帝横扫诸国,统一天下。女帝夫君,这是朕为你打下的江山!...